據日照廣播電視臺消息,11月23日,直播日照從市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獲悉,為搶抓臨空經濟發展機遇,進一步壯大航空產業發展基礎和優勢,日照市出臺了《關于支持航空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政策主要從園區建設、支線運輸、通用航空、航空產業、“航空+”新業態、保障措施等六個方面提出了21條措施。
(一)園區建設
主要有2條措施。
一是加快空港經濟開發區發展。整合產業資源,大力發展航空器制造和維修、飛行培訓、航空物流及航空航天新材料,支持建設航空產業綜合體、通航產業示范基地等航空產業平臺。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園區建設,持續提升園區載體功能。
二是提升通航產業園區建設水平。完善嵐山通航產業園功能,積極匯聚“飛行愛好者”群體,創新娛樂飛行模式,做好“通航+”文章。支持東港區、莒縣、五蓮縣建設各具特色的通航產業園區。
(二)支線運輸
主要有2條措施。
一是推進日照機場改擴建。實施日照機場總體規劃修編和改擴建工程,加快我市通航飛行培訓基地建設,實現支線運輸和通用航空協同發展。
二是提升航空運輸能力。強化機場高效便捷交通樞紐功能,開通更多國內航線,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用于國內客運航線補貼。加大航空貨運扶持力度,對國內、國際航線全貨機給予補貼。
(三)通用航空
主要有2條措施。
一是加快通用機場建設。推進莒縣、五蓮縣通用機場選址、規劃和建設,對A類、B類通用機場,按照工程費用的10%,給予最高1000萬元的補貼。
二是發展飛行營地。鼓勵有條件的4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在其輻射區域內建設航空飛行營地,開展航空運動、航空研學和低空娛樂飛行等項目,對飛行營地建設給予補貼。
(四)航空產業
主要有8條措施。
一是提升航空制造能力。日照市內航空制造企業新取得國家通用航空器(額定載重100千克以上)型號合格證、生產許可證的,對每款航空器給予補助。對新取得國內外航空監管機構(中國民航局、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歐洲航空安全局)整機、發動機、航電系統、飛行控制系統等適航認定證書,并開展銷售業務的航空制造企業,按照每個資質給予補助。
二是發展航空器維修業。對獲得國內外航空監管機構頒發機型維修許可證和國產飛機維修項目許可證的,給予一定補助。
三是支持飛行培訓產業發展。市內航校學員與航空公司簽約委培的,給予助學貸款貼息。對培訓合格且取得相應證照的,按照證照數給予培訓企業補貼。并對通用機場每安全飛行1萬小時給予100萬元的補貼。
四是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對投資額超過5億元、產業關聯度高、帶動作用強的重點項目,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議”的辦法給予政策支持。
五是支持航空企業加快發展。對企業購置生產性設備的技術改造項目,按購置設備投入額給予補助。對上市航空產業企業按照市、區(縣)相關政策分別給予獎補。新招引或現有航空企業,新建配套公司的,鼓勵區縣出臺獎補政策扶持企業發展。
六是打造航空創新平臺。發揮空港經濟開發區科創中心作用,對創業項目及初創企業提供精準孵化服務。對航空企業購入科研設備、建設科技平臺和舉辦科技活動,都給予一定比例的補助。
七是加強人才培養和招引。扶持各類航空培訓機構發展,大力儲備專業人才。支持日照職業技術學院、日照市技師學院航空類學科建設,提升航空教育水平。鼓勵校企合作,大力培養航空企業管理、技能操作等應用型人才。加強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提高服務水平和專業技能,對符合條件的給予補貼。對來我市創業的航空產業高端人才,及時落實政策待遇。
八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設立日照市航空產業投資基金,開展財政科技資金股權投資試點,對航空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金額300萬元以內的,可申請無抵押科技成果轉化貸款等一系列真金白銀的政策。
(五)“航空+”新業態
主要有3條措施。
一是發展航空科普教育。依托高校、通用機場和飛行營地,建設航空文化科普體驗中心。對經國家有關部委批復或國家級行業協會認定的航空科普教育基地,給予一定補助。
二是擴大通用航空公共服務范圍。把通用航空公共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目錄,擴大購買規模,支持涉農航空企業發展。
三是大力發展新興業態。開拓無人機物流、直升機引航、通航短途運輸以及融資租賃等“航空+”新業態,鼓勵發展通航消費市場。舉辦國際性和全國性航空產業發展論壇、航空展覽等活動的,給予一定補貼。
(六)保障措施
主要從加強組織領導、積極對上爭引、優化營商環境和加強宣傳推廣等4個方面確保政策落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