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5日,小錦從國際機場協會(ACI)官網發布的消息中獲悉,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通過國際機場協會的機場碳排放3級認證。據了解,機場碳排放認證項目于2011年擴展至ACI亞太地區成員機場,該地區有近60個機場獲得認可。從國際機場協會公布的認證結果看,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是中國內地第三家、中西部地區第一家通過3級認證的機場。
據了解,機場碳排放認證計劃始于2008年,由國際機場協會推出,是唯一獲機構認可的機場碳管理認證標準,獨立評估各機場的工作。歐洲各國主要機場已陸續完成ACI機場碳認證,自2011年11月開始推展至亞太區。其目標是致力于減少機場運營過程中碳排放,最終目標是實現碳中和。
ACA認證是目前機場行業中影響力最大的碳排放認證。據國際機場協會在其官網公布認證結果的介紹,機場碳認證方案是唯一一個得到機構認可的、能夠獨立評估和認可機場管理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努力的方案。該項目已于2011年擴展至ACI亞太地區成員機場,此后該地區有近60個機場因其在碳管理方面的成就而獲得認可。
按照國家機場協會公布的認證結果,參與該項目的機場認證共分1級(量化)、2級(減排)、3級(優化)、3級+(中和)、4級(轉換,實現絕對減排)、4級+(過渡,具有可靠補償的剩余排放補償)6個級別。結果顯示,中國內地的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三個機場通過3級認證,碳減排工作達到優化階段,也是此次公布認證結果中通過級別最高的中國內地機場。
11月25日晚,小錦從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再次證實了該消息,此次機場碳排放3級認證是于11月23日通過的。據悉,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自2017年開始按照國際標準完成碳排放源識別、核算、減排和報告,分別于2019年和2020年通過ACA1級和2級認證,還獲取了能源管理體系認證。項目上,通過高桿燈及航站樓LED燈改造、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建設、新能源車采購、汽車尾氣改造、橋載電源替代、光伏+遠機位地面設備(GPU)系統建設等措施,使雙流機場年減排二氧化碳達到約14.92萬噸。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表示,將繼續以精細化管理為目標,完善能源管理系統、引入新興節能減排技術、優化碳排放管理制度,同時將探索規劃碳中和路徑、關注摸索碳交易機制等綠色金融領域,同各駐場單位一起打造對標國際、符合國家生態文明的先進綠色機場,努力實現全面低碳運行目標。